風景  

 

我們不過是旅人,暫駐在這個身體裡,在這個現世旅行著…。

 

這樣的觀點並不稀奇,但是能將這樣的觀點內化為認知的一部分非要有一番的體驗、機緣與悟性。

 

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基本價值觀是「認真」,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認真,感情要認真…,但認真之後的下一個面向往往是執著,一種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之後的患得患失與無法釋懷…。

 

我曾經是個完美主義者,成績優異,外表出色,自我要求高,對周圍的人也理所當然以相同的標準要求,當面臨挫折的時候,情緒的起伏很大,曾經嚴重失眠、食不知味、鬱鬱寡歡,甚至感到厭世,無法忍受這個世界放眼望去的醜陋瑕疵。

 

現在想來後怕,一直很慶幸自己在情緒的深淵中還抓住的那一線生機 --「閱讀」。

 

大量的閱讀幫助我轉移注意力與重整思考邏輯,更幸運的是遇到了幾本好書,猶如黑暗中的一盞盞路燈,指引照亮著我走出黑暗的情緒深淵。

 

第一盞路燈,祂說到「人們太沉溺於自己的故事了!」

「太沉溺於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而這些角色不外乎是加害者、受害者與拯救者三種原型的轉換…。」-- 來自『印加大夢』

 

冷靜想想在我們不斷義憤填膺地陳述自己所遭受的不平對待時,我們正是緊抓著扮演某一個角色不放,而事實上,那個故事或許在時空背景上早已結束,而緊抓著角色不放自尋痛苦的殺手不是任何加害者,而是自己!

 

第二盞路燈,祂說到「情緒是虛幻不實的!」

「不會有永恆的某種情緒,但因情緒所造成的身體傷害卻是真實的苦果,聰明的人應該在情緒升起造成傷害之前就趕緊避開。」--來自『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深陷情緒深淵的人一時很難認清情緒的虛幻不實,我也曾吶喊著希望擺脫掉那些再真實不過折磨著我的心痛與憎恨,但真的,只要自己不要一直去強化那些情緒,隨著時間過去,注意力轉移,那些原本好似致命的情緒在不知何時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說穿了,情緒是只要不去想就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但如果因為一時的情緒而造成身體的傷害卻是無人可以替代的真實苦果,真的非常不值!

 

今天會有動力寫下這些是因為剛去加護病房看望小阿姨,看著瘦得不成人形插管無法說話動彈的她,我心疼難過卻無能為力,什麼忙也幫不上,她曾經是多麼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人,對事業對成就對親情的執著,讓她在事業交替上心靈受創,沒幾年身體就完全垮了(厭食導致嚴重營養不良器官受損)!以現在回頭看,當年爭得頭破血流的金錢與事業根本不算什麼,就算結果真的不如人意,也沒必要用情緒來折磨自己到如此地步,當初沒人勸得動她,而如今也沒人能代替她受苦,更諷刺的是現在在身邊照顧著她的就是當年她恨得牙癢癢的親人們,看在眼裡真是令我深深地感嘆何必呢!

 

這面鏡子也讓我看到了自己,要不是幾年前靠著閱讀自己摸索著走出情緒的深淵,現在怕也是後悔莫及…。

 

第三盞路燈,祂說到「沒有偶然這個東西。」「人生也沒有需要完成的目標。」

「沒有一個到你身邊來的人是偶然的。沒有什麼事是隨便發生的。生命(生活)不是偶然的產物。」

「人生沒有需要努力去完成的目標。因為我們都是神的化身,沒有什麼比成為神更偉大的目標,然而我們已經是神了!」

「唯一的偉大目的是去經驗,改變意識,尋求並找到內在的和平。一切事物中自有其完美。努力去看出其中的完美就是神性的展現!」-- 來自『與神對話』

 

這番話讓我徹底從人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沒有任何事是非努力不可非如何不可,也沒有任何人是非誰不可,那只是人類社會自以為是的想法,一切都是應發生、當發生就會自然發生…。重要的不是事情如何、別人如何、結果如何、努力認真與否,而是自己如何看待這一切,是否能體悟出其中的完美與神聖! 

 

因此,人生,真的不要太認真,隨遇而安,把自己當作是人生的旅者,看著周遭人事變化猶如變幻的風景,以旁觀者的心態經歷卻不投入演出,看戲時情緒雖仍難免起伏,但戲落後很快地便拋諸腦後,旅程結束時只留下看盡世間風景,心滿意足的美好心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ri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